博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省社科联举行学术发布会 介绍了这些重点创新工作举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9:02: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9日讯 近日,山东省社科联举行学术发布会,按照省委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就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介绍重点创新工作举措。

会议介绍,2025年省社科联将聚焦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引领,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分众化精准化普及,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等方面改革创新、聚焦发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建设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

会上,10余家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记者,围绕社科工作者关注的成果评奖、课题研究、社科普及、山东社科论坛、省社科青年人才团队建设、社科类社会组织建设等问题踊跃提问,省社科联学术部、科普部、社团部负责同志分别予以回答,研究室主任赵晓霞主持学术发布会。

健全完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发挥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导向激励作用。打破门槛限制,取消申报限项和成果出版、发表时限要求,做到“应报尽报、应评尽评”。坚持质量第一导向,发挥各市社科联和高校社科联申报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成果的审核、把关和推荐。注重价值贡献,加大对推动学科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成果或个人的支持力度,市级智库成果经设区市委、市政府联合推荐后也可参评,结项课题不列入评选范畴。实行对应申请等级评审,申请者须合理选择申请奖种和等级,评审落选项目不降级参评,本着宁缺毋滥原则,达不到评选标准的,当年奖项可空缺。加强宣传推介,汇编高质量应用成果报送党政部门参考。

改革完善课题管理机制,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效益。创新设立人文社科青年课题,重点面向省社科青年人才团队申报,提高项目资助标准和项目认定等级,支持青年人才开展学术研究。开展人文社科委托项目调研,推行“动态发布选题—专家揭榜领题—成果转化应用”工作机制,围绕全省改革发展路径探索、经验提炼、问题解决等维度,组织开展调研资政研究,对纳入省级决策参考的予以立项资助。改革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管理,遴选可行性项目纳入在研项目管理库,期限内达到结项标准的予以同步立结项,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时效。规范人文社科合作专项设置,结合市、高校社科联、省直有关单位科研需求,围绕弘扬中医药文化、石榴文化传承发展等特色领域,联合设立合作专项,激活社科研究“联合”效应。

用好山东社科论坛载体,搭建高层次对话交流平台。加强论坛主旨策划,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的重要指示为总主题,聚焦黄河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泰山文化传承发展、数字时代儒商精神赋能民营经济发展、中医药文化理论与实践等专题同步展开,交流展示文化“两创”成果,传承齐鲁文明,讲好山东故事。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弘扬“共同办论坛、开门办论坛”精神,广泛征集市、高校社科联意愿,围绕论坛主题,精心策划方案,凝练核心内容,共同办好这一高端开放性学术论坛,推动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山东学术共同体。

实施理论传播改革创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双月课堂”为载体,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习近平文化思想成风化人”、“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高质量发展”三个主题,开展百场接地气、有教益的基层宣讲活动。聚焦做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大主题宣传,启动《典藏山东·红色印记》系列微视频制作,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聚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和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精神,启动“记录村史”项目试点,讲好新时代山东乡村振兴故事。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 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为主题,省、市、县社科联联动举办第22届山东省社科普及周,助力提高公众人文社科素养。

着眼“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加快社科青年人才培育步伐。开阔人才视野,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社科研究、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数字时代背景下的社科研究范式创新等主题,精心制定培训清单,采取沉浸式方式创新举办学术山东:名家指导课、高级研修班,开设社科素质提升课程,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搭建实践平台,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职业教育与学生成长等内容,通过“揭榜领题”方式,项目化组织开展社会调研,不断提高青年人才科研素质与实践水平。加强青年社科人才团队发展评估评价,建立进入退出动态管理机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增一批研究团队,持续优化团队结构,激发团队发展动能。

以新型话语主体培育为抓手,加强社科类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着眼加强系统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明晰所属社会组织总体发展布局,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体系,抓好日常工作督促指导,培育形成“言有度、行有规、做有为”的发展生态。着眼激发功能型党组织活力,按照项目化、小切口、能落实的原则,推行“党建融合项目制”,引导所属社会组织结合自身开展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公益服务、决策咨询等,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以党建引领激发发展活力。着眼释放多元化多样化功能,按照基础理论研究类、智库类、公益服务类等类别划分,支持开展理论研究,举办对外交流、社科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新型话语主体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章。

闪电新闻记者 李静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