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发布丨事关涉企收费,国办发文: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33:00    

中国网3月31日讯 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外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情况。

进一步加大违规收费治理力度 对涉企收费全过程闭环监管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牛育斌指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各类主体在向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的收费,是企业普遍关心、涉及企业切身利益的问题。近年来,相关部门针对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开展过多次整治,取得了积极成效,涉企收费项目逐步减少,收费行为更加规范。

“但涉企收费涉及主体多、领域广,部分收费主体通过形形色色的方式‘钻空子’‘打擦边球’,违规收费问题仍时有发生,呈现复杂性、反复性、隐蔽性的特点。这些违规收费行为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也破坏了营商环境、影响了市场公平竞争,需要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大违规收费治理力度。”牛育斌说。

据介绍,《指导意见》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经营自然垄断环节业务的企业等涉企收费主体,强化防治、常治、惩治、根治,提出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健全涉企收费跟踪监测制度等七方面重点任务。

牛育斌指出,与以往相比,《指导意见》坚持全链条治理,事前建立目录清单、完善评估审核,守好“第一道门”;事中加强常态化宣传解读和跟踪监测,及时“把脉问诊”;事后完善问题线索的收集和处理机制,形成对涉企收费的全过程闭环监管。针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违规收费多发领域,《指导意见》强调要规范行业管理,推进行业改革,同时完善涉企收费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在健全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惩治违规收费行为等重点任务中,注重强化部门协同,明确责任分工,压实部门责任,形成监管合力。

牛育斌表示,通过这些制度安排,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治理机制,有利于全面规范涉企收费行为,有效遏制违规收费现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秩序,打破因不合理收费造成的行业壁垒,使各类企业在相同的规则和环境下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全面梳理和清理涉企收费项目 确保每个项目有依据

《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在全国层面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牛育斌介绍,一些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具有行政权力和影响力,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收费自由裁量权大。《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各部门、各省份都要建立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综合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实现目录清单全覆盖,凡是清单之外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为涉企收费行为划定了明确的边界。这将有力遏制一些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等违规收费行为,督促收费主体严格依法依规收费,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秩序。

牛育斌表示,为了把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落实好,把清单作用发挥好,拟作出全面梳理收费项目、制定统一清单格式、明确公开时限和动态更新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四方面工作安排。

其中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对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全面梳理和清理本地区、本领域涉企收费项目,确保每一个收费项目都有依据。四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统一的清单格式和编制要求,明确清单涵盖的基本信息、编制方法和发布形式等,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编制,实现目录清单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四部门还将督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开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并同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当收费政策发生变化,如新增、取消或调整收费项目时,要在规定时间内更新目录清单,提高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四部门还将对各地区、各部门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也鼓励社会各界对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于未按要求编制清单、清单内容不完整或不准确、未及时更新清单以及清单之外违规收费等行为,四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约谈提醒、限期整改、公开曝光、依法依规予以处罚等必要的监管措施予以惩戒。”牛育斌说。

严防出现衍生性的中介服务收费、电子政务平台收费等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韩利表示,开展涉企收费政策措施评估审核是把好涉企收费“第一道关”的重要举措,是从源头防止违法违规收费问题产生的重要手段。市场监管总局目前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审查的范围、标准、规则、程序等,下一步拟从存量政策清理和增量政策审查两个方面,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韩利介绍,存量政策清理方面,将由国务院各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照统一部署,结合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对照审查标准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存在违规收费问题的政策措施,该取消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取消,该纳入收费目录清单的要及时纳入,该调整收费标准的及时调整。

增量政策审查方面,加强新出台政策措施合规审查。各部门出台新的涉企政策措施前,要对照审查标准,对政策措施中涉企事项开展评估,严禁违规新设涉企收费项目,严防出现衍生性的中介服务收费、电子政务平台收费等问题。有关部门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时,要对相关涉企事项,从合法合规性、公平合理性以及对社会预期影响等方面,一并加强审核把关。

韩利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工作统筹,对存量政策的清理规范情况开展抽查检查,对各部门新出台政策的自查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切实提高审查工作质效。

将加快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韩利介绍,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强化涉企乱收费监管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责令收费主体将违规收费退还企业,2018年总局组建以来累计退还企业近200亿元。

“从检查情况看,一些领域特别是行政审批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利用优势地位强制收费、重复收费问题仍时有发生;有的企业对遇到的收费问题不敢反映、不愿反映,涉企收费监测和线索收集工作存在短板;监管执法面临定性难、处罚难等问题,监管规则需进一步优化。”韩利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防治并举,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收费,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一是常态化开展整治涉企乱收费专项行动。市场监管总局将围绕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收费问题,部署市场监管系统开展集中整治。今年,将聚焦部分政府部门和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交通物流等领域,重点查处自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转嫁费用等问题。强化对货运领域陆路、海运口岸收费抽查检查。开展水电气暖领域价格收费整治“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规范到位。

二是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问题线索归集转办机制。市场监管总局将推进涉企收费监测点建设,充分发挥“前哨站”作用,对违法违规收费问题早发现、早治理。常态化收集涉企收费问题线索,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完善问题线索归集、共享、转办机制。

三是推进涉企收费监管制度建设。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快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明确违法违规收费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分领域完善涉企收费规则指南,对违法违规收费主体研究提出联合惩戒措施,曝光典型案例,增强震慑效应。

编辑:赵晓雯

编审:彭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