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外圆内方是什么样的人(“外圆内方”的处世之道解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9 09:22:32    

《老子》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一滴水,可方可圆,泽润万物;一个人,能方能圆,方圆相济,便可活的豁达、圆满。

“内方外圆”是一个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做人要内方,做事要外圆,才能够柔韧有余、巧妙的活在这个社会。

培养自己“内方外圆”的性格不是目的,能够更好的生活才是。


1、做事要方

方不是一种固执,不是一种偏见,是对事物

所持有的自我原则,是不违背自我良知和信仰的选择。

早些年有这样一则新闻。

一位少年拦路抢劫后被发现,一直被警察四处追捕,在长达四年的时间中,警察对他也束手无策。

但在四年后的某一天,他还是最终落网,不是因为他对警察避之不及。

而是他在逃亡的过程中,救了两个小女孩,才被警察抓获。

当记者问他,“你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对她们进行施救呢?是想将功补过吗?

少年讲到:“当时没多想,就是看到有人落水了,就想把她救起来”。

他的义举,自然也暴露了他。

人在世间,又有谁能尽善尽美,心中有尺,行事有度,一辈子问心无愧,如此便好。

2、做人要圆

做人要圆,不是虚伪,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周全,更是一种对事物的变通。

苏轼在 63 岁穷困潦倒之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

先说自己衰老,又借小孩子之口自嘲,酒后的腮红被误认为脸色红润,用调侃来排解晚景凄凉的失意。

有智慧的人,历经生活艰辛,依然内心向暖。

正如苏轼深谙“沉舟侧畔千帆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生活虽然曲折不畅,但仍心胸坦荡,情趣风生。

饱经世故,仍能保持方圆,做到知世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历圆滑而弥天真,这才是对困苦岁月最好的回答。

3、处世之道

“只圆不方”的人,没有原则,没有操守,没有底线,属于世故小人。

“只方不圆”的人,说话不看场合,让对方下不来台,又很容易得罪人。

唯有“内方外圆”,既不让人难堪,又给予别人如沐春风的温暖,实是内方外圆的至高境界。

关于外圆内方,有人说是一种智慧,有人说是一种哲理,有人说是圆滑,有人说是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