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奥斯丁是什么人(一生如梦少女心—简·奥斯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4 08:22:49    

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最近一百多年以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经久不衰。”

简·奥斯丁

用鲁迅的话来说,这句话似乎大概是正确的,因为在奥斯汀短短的42年生命里,她创作了六部小说,分别是《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5)、《诺桑觉寺》(1818)、《劝导》(1818),每一部都是经典。但在她的生前,却并不出名,她第一部写就的小说《傲慢与偏见》遭到出版商的拒绝,后来的《诺桑觉寺》在她死后才得以问世,所以,第一部面世小说成了《理智与情感》。


奥斯丁的朋友对《理智与情感》的评价,多是贬低批驳之语,而非褒扬赞誉之词。19世纪初,《评论季刊》发表了两篇关于她作品的评论,她生前只读到1815年出版的那篇,是由瓦尔特·司各特爵士所撰写,另一篇发表于1820年,出自大主教惠特利博士之手,他是对奥斯丁小姐赞誉有加的第一人,可惜那时奥斯丁已去世三年。(《理智与情感》序,人民文学出版社,孙致礼译

瓦尔特·司各特爵士

奥斯汀的时代恰恰是英国文学青黄不接的一段时期,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以范妮·伯尼为代表的感伤派小说和以拉德克利夫夫人为代表的哥特传奇小说。这类小说感伤和神秘性浓厚,虽风靡一时,但无法形成有益的沉淀。而奥斯汀的加入无疑为这种死气沉沉的死水带来了一股清流,虽然她的小说只停留在几户人家的日常生活上,探讨关于人性、家庭、婚姻等的琐事,她的眼界并不高,气势也不恢弘,但在这些细微事情上着力深刻,描绘生动,以自成一派。司各特爵士就给予了准确而又公正的肯定:“她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虽然叙述的是日常生活的情景,也像情节浪漫复杂的小说一样,让读者兴致盎然。”同时,她的现实主义风格也在为十九世纪文学辉煌时代的来临积蓄力量。


奥斯汀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兄弟姐妹八人(包括她自己)。父亲是一个牧师,母亲出生于贵族家庭,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她接受的学校教育不多,但由于家庭的条件(家里藏书很多,学习氛围浓厚)和父亲的默许和鼓励(可以无障碍地看他父亲的藏书,这在当时是一件比较开放的事),奥斯汀得以博览群书,十四五岁就开始创作,等到她二十二岁的时候,已经写就了两部小说,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理智与情感》和《傲慢与偏见》。

汉普郡一隅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中的简

虽然奥斯汀的小说里一直谈论着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话题,但她本人却终生未嫁,这倒不是她缺乏机遇,实际上追求她的人却不少。


1796年,20岁的简·奥斯汀遇到勒弗罗伊,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但是奥斯汀父母认为勒弗罗伊经济条件有限,拒绝了他们的结合。奥斯汀在致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表达了无奈伤心:“终于,这一天还是到来了,我将与汤姆·勒弗罗伊告别。而当你收到这封信时,一切都已结束。一想到这些,我不禁泪流。”后来,勒弗罗伊娶了个大家闺秀,还成为爱尔兰最高法院大法官。电影《成为简·奥斯汀》的故事就是以这段恋情为蓝本创作的。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的简和勒弗罗伊

1797年冬她拒绝了塞缪尔·布莱科尔牧师的求爱。1801年夏天,奥斯汀随家人外出期间与一牧师坠入爱河,约定来年夏天再相聚,后接到青年突然死去的噩耗。第二年的12月2日晚她被21岁的牧师哈里斯·比格—威瑟求婚,简当即答应,不料第二天早晨即变卦。三年后的一个夏天,32岁的牧师爱德华·布里奇斯向简求婚,遭到简的拒绝。从此她脱离感情生活,专心写作。


没有婚姻生活的简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乖僻胆小不爱交际的女生,恰恰相反,简非常热衷于交际,舞会和聚餐她都不会落下,小资产阶级家庭的条件让她有机会接触上流社会的一些生活,同时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女人特有的第六感也极大地增强了她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的表现力。

奥斯汀手稿

英国学者H.沃尔波尔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奥斯汀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就是《理智与情感》,据说小说名字一开始叫做《埃丽诺与玛丽安》,在《初次印象》(就是《傲慢与偏见》)出版失败后她将名字改掉,最终在1811年出版,封面注明:“一部三卷小说/一位女士著/1811年。”(没有署真实姓名名)

《理智与情感》人物关系图

《理智与情感》讲述了达什伍德家理性冷静的大女儿埃丽诺和感性浪漫的二女儿玛丽安在爱情婚姻上的故事。虽然她们性格不一,对待世界和婚姻的看法也不一样,但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最终都收获幸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由李安导演执导, 詹姆斯·弗雷特、哈里特·沃特尔、 凯特·温丝莱特等主演的同名电影《理智与情感》,电影基本尊照了原著的内容,修改不大,当然如果可以阅读小说,建议选择孙致礼先生的译本。

电影《理智与情感》中的埃丽诺与玛丽安


理智与情感,要做到把她姐妹俩都安抚得服服帖帖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啊!奥斯汀把她用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而作为平平常常的我们,自然是在人生这条路上尽可能地遵循这一规则。

奥斯汀晚年和她姐姐住在一起,死后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后人为了纪念她,在英国的货币10英镑的正面留下她的画像。未来几日将介绍奥斯汀的几部作品。

奥斯汀晚年住宅

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

奥斯汀墓

《理智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