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8 10:07:45
赵春颖:朱德
外貌:貌不惊人,大眼睛,身材不高,结实,保持沉默
第304页中间部分
朱德的样貌并不动人-一个沉着监工,说话温和的人,戴眼镜,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关于朱德的外貌描写)性格特征志愿做军人,朴实谦虚,负责任,能为事业牺牲,天性温和,忠贞不二,擅长于战略战术,带兵,是游击战争的开创者。
身份:三军统帅,红军稳定的象征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在第+章第四节关干朱德)
他的衣食住同士兵们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体现了朱德的公正平等
他对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第307页下半部分
不管大战小站我事前怎样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我的主要战术总是很成功的,因为我细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体现了朱德军队组织和领导才能和虚心向他人求教的优良品质)第312页
毛泽东有一个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有一颗热烈斗争的心,它决定了他一生的行动……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生命令……而这种谦虚的渊源大概是他的诚实(这段话说明,朱德和毛泽东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两个李生天才,朱德因为有谦虚诚实的品质,所以能和毛泽东相辅相成)
彭德怀
外貌特征身体健康,动作矫健,拥有一件缴获降落伞制成的背心
性格特征乐观豁达,平易近人,朴素节俭,吃苦耐劳
出身:湘潭县农村,自幼丧母学历湖南军校-南昌军校
现任官职:红一方面军的总指挥
革命经历成为湘军军官-1927年入党-领导平江起义-成立第一个湖南苏埃政府-聚集8000同伴的"铁骑子弟兵"(也就是红军第五军团)-参加长征-进入陕西苏区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描写彭德怀的部分在第八章)
二关于彭德怀的印象第235页,第一段
虽然还只28岁,他已经是一个旅长了,而且在所有的湖南军队里,被称作"自由思想"的军官,因为他有事必和他的士兵委员会商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彭德怀年少有为,却不过于腐武断,他平易近人并且平等对待他人)举例第235页,最下面
他冲破了好几万的敌人军队的防线,在前进的路上站取了重要的地点,替主力部队保障了交通路线,最后争取到了陕西的路径……(这里体现了彭德怀军事组织和领导能力强)第236页上方
两万里长征的大部分他都是用脚不行的,常常把他的马给疲倦了的。或者受了伤的同志去骑(这里体现了他的坚强,以身作则,关心他人)
斯诺对他的评价,第236页,第三行我以为彭德怀是一个很疲倦的,很严苛的,很古怪的一个领袖,或者在身体上是一个残疾者。可是相反的,他却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除了胃口很弱以外,他的身体是完全健康的(彭德怀身体健康)第236页中间
他是一个很简单的房子,里面有一张桌子,一条木板凳,两个铁的行军箱子……是用在长征中设下来的敌人飞机上所得到的一把降落伞所做的。(体现了他的朴素节俭,吃苦耐劳,公正,廉洁,平等等优良品质)(用降落伞制成的背心,体现了他的骄傲表现了他在战争中的一丝不苟和对敌人的痛恨)
斯诺对他的评价,第236页下方
在他的行动和语言中有某种坦白,爽快和正直的品质。
四游击战争的战术通过彭德怀对游击战争的战术的描述,我们能感受到他也许是一个"疯人"和一个"土菲",至少他是一个"反叛者"。而这个"反叛者"是具有很伟大的一副心肠的!
王秀羽:贺龙
我很荣幸可以和同学一起分享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贺龙的人物形象,以下是我对这本书一些微不足道的总结。斯诺拜访周恩来后,在周总理的帮助下和一队人一起去往保安,进一步了解红色红军那些被隐瞒感动着中国每一个人的故事。在斯诺去往保安的路上和红军的外交部的专使傅锦魁和红军军官李长林三人结伴,其中李长林讲述了许多关于贺龙的故事。出自第二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叛徒由于篇幅有些长,考虑到时间问题,我对它进行如下总结,如果有想进一步了解,可以有空时阅读——第二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关于贺龙,以下是我对于它一些不足的总结:李长林首先讲到他和贺龙的相识,以及贺龙刚开始加入国民党的经历到后来不满国民党加入共产党:1925年时,国民党宣传队与”土睡头了”贺龙谈了三个星期,他经过慎重的考虑,同他的部下商量,最后才同意加入国民党。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之后,唐生智、何键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居杀”,南昌八一起义后,他的部队失败了,贺龙和朱德转移到头,他们又吃了败,贺龙的残部去了内地,而贺龙却选到了香港,后来他又偷偷去了上海,从那里化了装回到湖南:国民党军阀不仅处决共产党人,而且处决大批农会领袖、工人、学生。贺龙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完全同情穷人,这种屠杀激起他的愤怒,他毅然投向共产党。据说贺龙用一柄刀把湖南整个苏区建立起来,这是他的第一支农民军队,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声望是全国皆知的,这和他的父亲有关,据李长林说,他擅长口才,他讲话时能把死人变成活人。贺龙加入红军后,1935年从湖南的苏区撤退时,据说有四万支步枪,这支军队在长征中遭受的艰难困苦,远超过江西的主力部队,在中国的农村,贺龙吸引力和声势十分大,部下不仅十分忠诚,宁愿死在路上,不愿中途离开,并且路中有许多人加入补充了他的队伍,最后他到达了西藏的东部与朱德联合。以下是我对贺龙形象的总结:1、勇敢无畏2、有勇有谋3、有感召力和影响力4、爱护部下5、平易近人6、不计较个人财物7、但喜欢马忠诚谦虚8、仇视有钱人、有卓越的指挥才能备注:一、外貌形象:他是个大个了,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己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二、言谈举止: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的,他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三、出身与家庭: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清朝的一个武官,也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
徐海东
1936年,西征战役结束,红15军团在预旺地区进行了整训。8月26日,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见到了红15军团的军团长徐海东,并在宁夏预旺堡开始了对徐海东的采访。这无论对斯诺还是对徐海东来说,都是一次难忘的记忆。
徐海东与斯诺的相逢,也许是一种巧合,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刻意安排。有一天早上,斯诺到彭德怀的司令部去,正好赶上几个红军领导在开会。等到散会后,那些参加会议的人员都还没有散去,彭德怀便邀请斯诺一起围桌而坐,吃起西瓜来。就在这时,一个年轻将领的身影映入了斯诺的眼帘。
彭德怀看斯诺盯着这位将领目不转睛,便指着他对斯诺开玩笑地说:“他可是著名的赤匪,你认出来了么?”那个人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这便是徐海东。后来在彭德怀总司令的介绍下,斯诺来到了徐海东所在的部队采访,斯诺很震惊,蒋介石曾悬赏十万元取性命的两个人聚到了一起,斯诺和徐海东二人由刚开始对方的不适应,担心到后来逐渐成为知己一般的存在,斯诺也了解到了徐海东的许多故事。徐海东1900年出生于汉口附近的黄县,他的家庭世世代代都是做客工的,祖父一代曾经置过地,但由于早灾、水灾、捐税,后来就贫化。他的父亲和五个哥哥在黄陂的一个客里做窑工,仅可糊口。徐海东上学第四年,也就是十一岁那年,参加了一场”富人打穷人”的吵架,受到了一位地主家儿子的欺负和先生的颠倒黑白的偏心,他便逃学不肯去,后来就到窑厂去当学徒。21岁时,徐海东因家庭纠纷离家,步行到了汉口,接着又到了江西,做了一年窑工,本打算回家,却因得霍乱花光了积蓄,就参加了军队。他对军阀的军队感到厌恶,和一个军官一起开了小差,逃到广州,参加了张发奎将军的国民党第四军。1927年春,国民党军队分成左翼和右要两派,徐海东站在激进派一边,不得不逃亡,他偷偷地回到了黄陂。这时,他在一些学生的宣传影响下己成了共产党员,他在黄院就立即开始建立党支部。1927年四月发生右派政变,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但徐海东却觉得采取独立行动的时机己经成熟。他把容工还有一些当地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只有17个人,一支手枪,八发子弹的湖北省第一支”工农军队”,这就是后来发展成为有六方人的红四方面军的核心。
人物形象:
1、阶级意识强
2、有强烈的自豪感
3、热情真诚
4、爱护部下
5、大胆无畏
6、勇于反抗
外貌形象:徐海东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庭,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他长着一对宽阔的孩子气的肩膀,身材修长,四肢灵活。言谈举止: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一个,在谈吐上也是如此。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为白豪,他常常笑称自己是个”苦力”。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因此行动稍有不便,尽管全身多处都受过伤,但他仍给你一个农村青年的印象,好像刚从水稻用里上来,卷起裤腹,参加了一支路过的”自恳参加”的战士的队伍。
袁琪琪:邓发
--工人队伍里成长起来的革命家
1.人物介绍及主要经历:(原著第26页)邓发是个广东人,出生工人阶级家庭,曾经在一艘来往于广州与香港之间的轮船上当西餐厨师。他是香港海员大罢工的一个领导人。被一个不喜欢罢工的英国警察打伤了胸口,折断了几乎全部肋骨,他接着就成为了共产党,进了黄埔军校,参加了国民革命,1927年以后到江西参加了红军。
2.人物形象:(原著24-25页)一头黝黑的浓发下面,一双闪闪发亮的眼睛,他的青铜色的脸上露出了恶作剧的笑,中等身材,看上去力气不大,但当抓住作者的胳膊,作者没有想到他的手像铁爪子那么有力,痛的缩了一步。
3.作者评价:(原著25页)动作敏捷,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度,在那套硬邦邦的支付底下一点儿也不湿。轻巧皎洁。他勇敢豁达,严肃而含威,果敢能行
注:①邓发是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
②由于邓发在香港的出色表现,敌人对他是又怕又恨,出了五万大洋悬赏捉拿他。但他们的企图没有得逞,反而增添了邓发的英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