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关税威胁持续冲击法国经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6:39:00    

3月30日,在法国大东部大区摩泽尔省,人们走在梅斯市街头。新华社记者 高 静摄

近期,美国政府对外实施一系列关税政策,特别是无差别式“对等关税”政策,严重破坏全球贸易体系,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虽然美国宣布给大部分国家的所谓“对等关税”设定90天“宽限期”,但持续的关税威胁已造成实质负面影响,以美国“关税霸权”为核心的“极限讹诈”梦魇再次笼罩欧洲,对法国等欧洲多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面对美国的“关税讹诈”,长期秉持多边主义的法国随即表达了强烈反对。4月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宫召开会议,与受美关税政策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代表讨论应对计划,严厉抨击美国相关关税政策,指责其“粗暴且毫无理由”,强调此举“将使美国经济及其企业和公民变得更加脆弱、更加贫穷”。同时,马克龙呼吁欧洲各方应加强团结,采取相应反制措施予以回击,并敦促所有在美开展业务的法国企业暂停新的投资计划。法国总理贝鲁认为,美方的决定“是对西方关于世界稳定信念的巨大攻击”。法国商界也对美国关税政策表达了极大的不满与担忧,法国雇主协会主席马丁表示,相关政策将对欧洲乃至美国自身的经济造成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他呼吁政府采取对美“坚定的谈判策略”,并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帮扶受冲击行业。

尽管美国在宣布“对等关税”后提出了为期90天的“宽限期”,但在欧洲国家看来,这不过是美国为了在未来谈判中争取更大利益、抢夺更多主动权的说辞,具有潜在风险。美方的任何示好与承诺都无法挽回已经失去的信任,并且需要对任何来自美方的“空头支票”保持警惕。

美国的一系列关税威胁对法国经济领域已造成实质性的负面冲击,法国经济正持续承压。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隆巴尔表示,考虑到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法国政府决定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0.9%下调至0.7%,并将视后续与美开展谈判情况再行决定是否调整后续增长预期。同时,他承诺道,“即便法国经济增长放缓,2025年也不会加税”。

有法国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关税政策使持续脆弱的法国经济复苏之路变得更加崎岖。法国央行曾在3月份将法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7%,法国经济形势观察所也于近日将增长预期下调至0.5%,并预计2025年至2026年,法国将减少19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将在2025年底攀升至7.9%,在2026年底达8.5%。同时,法国经济形势观察所预计,2025年法国赤字率将达到5.5%,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将在2026年达到116.7%。这一系列预测数据充分显示出,在国内政治不稳、外部贸易冲突隐忧频现背景下,部分机构对法国经济未来复苏前景持悲观态度。对此,法国政府正采取双重策略,一方面积极寻求外交谈判空间,另一方面强化欧洲内部市场的防御与韧性,希望以此稳住市场及投资者信心。为稳定投资环境,法国政府已召集多家企业高管,鼓励其加大对欧洲的投资力度,强调“这是他们的理性之选,因为欧洲是一个稳定、民主、可预见的经济区域”,同时,表示支持与南美共同市场达成贸易协议。

针对后续将开启的对美谈判,隆巴尔表示,虽然美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突然转向显示存在谈判空间,但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美国依然维持对所有欧洲输美商品征收10%的关税,同时,钢铁和汽车领域的额外关税政策也没有取消。因此,这并非真正出现转机,欧洲必须保持施压。

据统计,2023年,美国是法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在2024年法国对美出口中,航空航天领域占比最大,规模达90亿欧元,约占出口总份额的20%。同时,奢侈品、葡萄酒和干邑也都是法国对美出口的重要商品,其中,2024年法国对美出口葡萄酒总额约24亿欧元,出口干邑约15亿欧元,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后,将使法国该领域对美出口减少约8亿欧元,同时对就业及生产环节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隆巴尔呼吁法国企业要配合政府给予美方强大压力,避免在不断升级的贸易冲突中让美国占据优势。法国企业在美深耕多年,是美国第五大外国投资国。法国各界正持续回应政府呼吁,法国工业联合会主席索博敦促法国制造商暂停在美投资。另有法国调查机构调查显示,面对美国的关税讹诈,法国市场正日渐形成对美产品的抵制浪潮。

另外,法国经济学界也对美国关税政策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接二连三”“单边狭隘”的贸易政策注定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是解决再工业化问题的路径走偏。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洛尔·德拉特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并不能兑现其关于实现美国再工业化的承诺,反而将进一步加剧不平等的状况,认为美国国内的失业难题与美方企图通过关税政策恢复就业的解决路径并不匹配,没有认识到再工业化是需要长期投入和工业基础重建的系统性工程,且即使企业回流美国本土,相关自动化技术也将大幅削减用工,难以解决美国目前主要面临的传统制造业岗位缺失的问题。

二是解决贸易逆差的做法“舍本逐末”。法国巴黎第九大学经济学教授布兰德认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本质是金融特权的失衡,其关税政策将加剧全球供应链动荡,如美国计算加征关税税率的方式忽略了其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顺差;美国长期通过美元霸权维持“超支”模式,其所认为的贸易逆差实为全球储蓄转移的结果,而非单纯的产业问题;美国既要求贸易平衡,又决绝削减财政赤字的行为是政策上的自相矛盾。

三是将加剧全球体系去美国化进程。法国《替代经济学》杂志认为,短期而言,关税战将推高物价、抑制消费和投资,并迫使美联储加息,使企业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长期来看,受关税影响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将加速减少对美方多年来自己构建的全球化的依赖程度,转而投向强化内需,在客观上反而将加速全球体系的去美国化。(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