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2 19:11:25
在混凝土中使用的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包括山砂、河砂、沙漠砂和海砂等。天然砂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特征会影响其与水泥的粘结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例如,山砂颗粒多具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较好,拌制的混凝土强度较高,但流动性较差;河砂、海砂颗粒多呈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的粘结较差,拌制的混凝土强度较低,但流动性较好。
包括机制砂和混合砂。机制砂是由人工机械破碎、制砂而得到的岩石颗粒,而混合砂是机制砂和天然砂的混合物。人工砂的细度模数通常在2.6至3.6之间,属于中粗砂,颗粒级配稳定、可调,含有一定量的石粉。人工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方面表现优异。
是人工砂的一种,经过精心加工,排除了软质与风化的颗粒,确保了其品质的优越性。机制砂的颗粒级配通常呈现不规则的特点,表面粗糙,棱角分明,这些特性使其在混凝土配制中具有特殊地位。
根据混凝土的不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砂:
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宜使用Ⅰ类砂。
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宜使用Ⅱ类砂。
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宜使用Ⅲ类砂。
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
在选择砂时,还需注意含泥量等质量指标,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
综上所述,混凝土可以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和混合砂),具体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冻、抗渗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