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9:4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苑伟斌
为了迎接2025年“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管理处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深圳市地质学会、深圳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山海行自然文化”系列活动,以 “山海共生,绿美未来”为主题,通过产学研合作、深港联动、馆校合作等形式,打造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公众参与度的自然文化盛宴。
产学研协同创新赋能自然保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产学研基地”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通识教育课外实践基地”在世界地球日当天揭牌。这标志着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与高校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科普实践等领域的深度协同。
两个基地的正式落地,也搭建了科研成果转化新平台,为自然保护领域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通过专家讲座、青少年地质公开课等活动,将推动地球科学的跨界融合,为自然资源保护注入新动能。
深港携手共绘地质保护蓝图
作为大湾区科普资源共享的重要实践,本次世界地球日期间,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首次联合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分别在深港两地举办“深港地质公园文创交流展”,同步展出双方的地学科普成果。
通过这座深港地质科学交流的“桥梁”,大鹏湾两侧的广大市民群众,更直观地理解深港两地在地质地学上亲缘关系,强化区域生态共保意识;通过展示两地火山地貌的科研价值与美学价值,呼吁两地社会各界共同珍惜这份珍贵的自然遗产。深港地质公园互展科普成果,深化了两地在地质保护、文化创意及公众教育领域的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共保共治。
从深圳到世界,守护自然的国际新身份
2025年初,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正式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标志着其多年持续开展的自然保护工作获得国际认可。
本次世界地球日期间,在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景区内,举办了“IUCN主题展”,向大家介绍了IUCN的全球使命、保护理念及代表性成果,重点展示地质公园作为新会员的未来规划——通过整合IUCN的国际资源与专业力量,深化地质遗迹保护、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实践,推动公园保护管理水平向国际标准迈进,为守护地球家园贡献“深圳方案”。
未来,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将持续深化国际协作、区域联动及公众参与机制,探索自然保护的创新路径,共筑绿美未来!
相关文章
共筑绿美未来,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举办“山海行自然文化”活动
04-23世界地球日,城阳巴士打造移动环保课堂
04-23深港口岸再现“春运式”人潮,港人北上热度破纪录增长
04-22打造文化产业“数实结合”新模式,深圳文交所线上平台2025年新增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04-21感受“人在画中跑”,2025杭州富阳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04-20近4年不租房睡车里省10万!深圳41岁程序员回应走红:并非省钱,月入几万块,老家有一套四层“小别墅”
04-19一线蹲点影像|在深圳,上“爆款”夜校
04-19李月汝等28人入选中国女篮集训名单
04-15广东“顶配引才团”赴沪,751家企业实力“圈粉”青年英才
04-14深圳虚拟电厂运营商突破60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民营企业占半壁江山
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