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3:21:00
来源:新民周刊
若叠加2024年累计30亿元的回购注销,药明康德在16个月内已宣布回购总额达50亿元,堪称A股“回购狂魔”。
2025年4月8日,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603259.SH,02359.HK,以下简称“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因A股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20%,公司计划启动2025年第二次股份回购,拟投入资金1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97.24元/股,并全部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4月9日,公司进一步披露已获得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9亿元专项贷款承诺函,用于支持此次回购。
图片来源:药明康德公告
这一操作距离其3月17日首次宣布的10亿元回购计划尚不足一月,且首次回购仍需股东大会审批。若叠加2024年累计30亿元的回购注销,药明康德在16个月内已宣布回购总额达50亿元,堪称A股“回购狂魔”。
在美国恶意加征关税导致全球市场系统性风险加剧的背景下,药明康德为何选择贷款也要加码回购?
回购的财务动因与市场信号
由于外部市场的冲击,药明康德A股近几个交易日连续大幅下挫,今年以来的涨幅全部回吐。根据公告,本次回购的股价不高于董事会通过本次回购股份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即不超过人民币97.24元/股,比4月9日收盘价51.25元/股高出近90%。若以该区间平均价格74.25元/股计算,预计将回购约1347万股,约占总股本0.4664%。
图片来源:同花顺
理论上,注销股份将直接提升EPS(每股收益),根据2024年年报,药明康德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392.41亿元,同比下降2.73%;归母净利润为94.50亿元,同比下降1.63%;稀释每股收益3.26元/股,同比上升0.62%。若总股本减少0.4664%,EPS可增厚约0.4686%。尽管幅度有限,但在市场恐慌期,此举传递了管理层对股价低估的明确信号。
数据来源:药明康德2024年年报
年报显示,药明康德2024年末账面货币资金为183.22亿元,短期借款12.43亿元,长期借款29.60亿元,资产负债率26.44%。货币资金充足,流动性较为宽裕,杠杆率低于医疗服务行业(申万行业分类二级)中位值29.93%,财务费用-7.87亿元(即利息收入大于利息费用)。因此为了10亿元回购而新增9亿元贷款额度,不会使公司的债务压力产生明显变化。
股东回报方面,2024年公司每10股派息9.8169元,现金分红28.35亿元。如此高额的分红,虽彰显回报诚意,但也引发市场对公司无好项目可投的担忧。
数据来源:药明康德2024年年报
药明康德以自主研发而闻名,然而数据财报数据却和直觉背离。2024年药明康德研发费用为12.39亿元,同比下降14.03%,占营业收入比例仅3.16%,且近年来呈现连续下滑趋势。削减研发费用或有管理层保利润的动机,但长此以往恐对公司的核心市场竞争力不利。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紧张外部环境下的战略选择
据新华社报道,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此举是为了应对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由34%提高至84%。
图片来源:财政部关税司官网
美国恶意加征关税,对药明康德的冲击,可能比国内其他药企更甚。对其业绩的影响在于,2024年销售数据显示,美国市场就贡献公司61.02%的收入,若关税升级导致客户成本大幅上升,可能引发订单转移风险,对公司的整体营收可能造成巨大拖累。而市值影响方面,医药科技若被美国纳入战略竞争范畴,随着市场情绪波动加剧,投资者对地缘政治敏感型企业的估值折扣恐将进一步扩大。
在此背景下,药明康德的回购策略隐含三重意图:一是稳定短期股价,通过回购对冲市场恐慌,避免技术性抛售或股价跌破质押平仓线的风险;二是提振中期士气和期望,以真金白银表明管理层对业务基本面的信心,尤其是CRO(委托研究机构)业务的抗周期能力,增强股东信心;三是释放长期布局信号,通过减少股本提升ROE(净资产收益率),吸引长线价值投资者,对冲突发性关税事件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估值压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2022年的“未经核实清单”事件到今年4月的NSCEB(美国国家新兴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报告,又一次充分揭示了美国对我国的技术遏制已从硬件设备转向数据主权。这份报告数十次直指点名AppTec(即药明康德),“指控”其控制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甚至称其为新华为。
药明康德的回购策略,既展现了公司自身资本的实力,也表明了应对美国霸凌的态度决心。然而当回购从临时工具演变为常态手段时,其背后的战略无奈也不容忽视。对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药明康德而言,想要顺利穿越当前动荡的国际局势,还需要不断审视和修炼自身的核心竞争壁垒与政策抗压能力,以在股东价值与长期主义之间找到更精准的平衡点。
作者 | 魏思
编辑 | 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