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父母护理假别只是“看上去很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4:52:00    

原标题:父母护理假别只是“看上去很美”

父母护理假,最早是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由河南省在2016年最先设立,后续各地陆续跟进。而孝敬父母没有独生与非独生的区分,尤其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半失能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更多需要子女的陪伴与照顾,子女不在身边,或是没有时间陪伴、照顾老人,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此后多地将享受对象由独生子女扩展到非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升级,匹配的是民生需求升级。

父母护理假的推出,有利于让老人子女更好尽孝道,弘扬传统美德,让老年人更好安享晚年。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父母护理假往往不具有强制性,只是鼓励用人单位放假。不少用人单位并不会主动去为劳动者放假,“看上去很美”的老人子女护理假,很可能就会沦为“纸上福利”。

其实类似这样的福利假期并不少见,比如女职工痛经假、哺乳假等。很多这样的福利假期都成了“纸上福利”,变得“遥遥无期”,让广大劳动者看得见却摸不着。

除了一些假期不具备强制性,还有一些假期与配套政策跟不上、适用范围有限制、请假程序太复杂等有关系。比如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规定,女职工因痛经无法正常工作,可休1天到2天的病假,但各地规定请痛经假需要指定医疗机构开具证明,为了零星的假期,花半天时间去医院检查、开证明,太不合算。还有福利假期的“普及度”不高,劳动者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强,一些企业自然乐于“装聋作哑”;而在劳资关系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福利假期成了“奢望”,员工为了保住饭碗,并不会与用人单位较真,非得休这几天的假期。

父母护理假等福利假期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不能成了“鸡肋假”“纸面假”,要让劳动者敢休能休。对此,有必要进行顶层设计,要能完善相关保障制度,要增加福利假期强制性落地措施,要确保更多假期能够从纸上走出落地。还要加大监察力度,对休假制度落实不力的企业,要能予以相应惩治,提高违法企业的违法成本。同时,要降低用人单位的“放假成本”,从税收减免、给予补贴等方面入手,减轻或消除企业因执行相关假期规定而造成的影响。

要让父母护理假等福利假期能够真正“开花结果”、落到实处,让“休假难”能够迎刃而解,关键要保障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让用人单位真正做到尊重与善待劳动者,要打造法治化用工环境,才能让写在纸面的福利假期都能真正装进劳动者“兜里”。(戴先任)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