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卖爆了!正大量上市!浙江很多人超爱……紧急提醒:这几类人少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9:14:00    

浙江之声记者徐欣悦,综合新闻坊、潮新闻、央视三农、广东消委会

俗话说“清明螺,赛肥鹅”,眼下,壳薄、肉厚的螺蛳大量上市,成了菜场的“顶流”,吸引不少市民购买。

清明时节螺蛳大量上市

肉质紧实 味道鲜美

在杭州杨家门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水产区,一盆盆形态各异的螺蛳摆满档口,吸引不少市民选购。

记者对比多家摊位发现,螺蛳价格一般不超过10元,剪尾的螺蛳会贵两块钱。

一位摊主说:“一般没剪尾的七八块,剪过的十块左右。螺蛳吃的人很多,现在清明,螺蛳很肥的。一天能卖100斤多一点。”

据水产摊主介绍,清明时节的螺蛳肉质紧实,泥腥味也小,味道最为鲜美。清明过后,螺蛳壳里有了小螺蛳,螺肉变得又瘦又紧,口感、味道大不如前。

在浙江诸暨一家餐饮店,厨师陈雄告诉记者,有不少客人是专门来吃螺蛳的。“我们每天进四五十斤,酱爆螺蛳、上汤螺蛳点的人特别多,每天基本上都是卖完的。”

这样搭配会“踩雷”

注意提前避坑

螺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螺蛳肉里,蛋白质含量高达15克左右,比一些常见肉类还要高。但“吃货”们,请注意避开以下这些“雷区”:

与寒凉食物搭配需谨慎

螺蛳性寒,若与西瓜、苦瓜、木耳等同样性寒的食物搭配,无异于雪上加霜,容易对脾胃造成负担,容易引发腹泻、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特别是对于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弱的人来说,这种搭配更是大忌。

与高蛋白食物搭配需适量

螺蛳本身蛋白质含量丰富,如果再与牛肉、羊肉等高蛋白食物大量同食,不仅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还可能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甚至导致蛋白质过剩,增加肾脏负担。

与维生素C丰富的食材搭配要适度

虽然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但螺蛳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柑橘类水果)搭配时,需注意适量。

因为过多的维生素C可能与螺蛳中的某些矿物质(如铜)发生反应,影响矿物质的吸收,甚至可能引起不适。

与酒精搭配需警惕

螺蛳配啤酒看似惬意,实则暗藏风险。酒精不仅会刺激胃黏膜,还可能影响肝脏对螺蛳中营养成分的代谢,长期如此,对肝脏健康不利。

有三类人群 不宜食用螺蛳

孕妇尽量避免吃螺蛳,因为螺蛳中可能存在寄生虫,容易引起感染,对胎儿发育不利。

过敏体质者则要警惕过敏反应,一旦出现皮肤红疹、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脾胃虚寒者和肝肾功能不佳者也要少吃或不吃螺蛳。

鲜活的螺如果当天食用不完,可以覆盖一块干净湿毛巾,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尽量在3~4天内食用完。煮熟的螺建议当天食用完,尽量不要隔夜存放,以免螺肉腐败、细菌滋生引发胃肠疾病。

在吃的时候也要注意:靠近螺口的那块有韧性的肉是可以吃的部分,而质地柔软的尾巴位置是内脏区域,寄生虫、重金属大多沉积在这里,不宜食用。

烹饪也有两个小窍门,一是将螺浸泡在水中,滴几滴香油,有助螺排出体内泥沙,二是用剪刀去尾,不仅干净,在烹饪时也能更加入味。

来源: 浙江之声